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起舞中文 >> 畅游六零年代 >> 第八章

不,他让她仰望着自己!依赖着自己!离不开自己!就如同像母亲对父亲那样子……近来,他不再趁着空闲时间去县城‘投机倒把’了,他开始复习初中知识。

近三年来,公社年年有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然,名额有限,都是被公社的关系户或是领导子女分掉,南关村从来没有分到过名额,明年轮也会轮到了吧。

只要有南关村的名额,那十有八-九可以争取过来,十六岁之后,他评过‘劳模’,评过‘标兵’,他会修理农用手扶拖拉机,村里三大领导(村支书,村会计,妇女主任)都是姓杨的。

如今,只要他熟悉熟悉初中课本,再自学一下高中课本,等田里的活儿干一段落,就去县城的废品收购站找找,那边高中课本一定有。

1974年,11月初

田地里已没了着急要紧的话儿,村里刚刚收了黄豆、玉米、红薯,以及土豆,除了挑出品相最好的上交给国家还有留种,剩下的,按照每家每户家个人的工分,将今年的粮食分给大家。村里,一年分两次粮,一次是春收之后,另一次就是现在,秋收之后。这是举村欢庆之日。

村中的杨会计,是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这几天特别忙,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小杨会计(村民戏称),算清大家一年的工分,要算每人能领多少粮食,家里人多粮食不够吃,一斤玉米换两斤红薯,不过不能多换,最多换分给你的玉米总量的一半。

你说生产队也种小麦和稻谷了,为啥不分啊?旌德大米是出了名的好吃、无污染。

不好意思,细粮要上交给国家,过年的时候每家分二三十斤也就够了。南关村在十里八村算是比较富裕的,村四周有一大批毛竹林,是集体的,每年冬季与春季能分到不少竹笋,供销社也在收购,不过版乡公社毛竹林太多,那价格就上不去,村支书只有向外销,找了个小小门路,不可说不可说。

要分口粮了,全村煮沸了,几乎所有人都聚到了晒谷场,大家你一句我一语的,叽叽喳喳,比村里放电影还热闹几分,当然看电影是精神上的享受,这分口粮是物质上的。

满脸褶子的村支书拿着会计写好的单子,用土喇叭,喊一个名字来一个人,说到名字,其实也不算吧,大部分村民一辈子没离开过县城,用得都是小名土名,比如说:二狗家,蛋子家之类的。反正村里人都知道是哪位就成了。

喊到自己的名儿,就兴高采烈地到会计那里核对自家工分,当然也有撒泼的,不过最终还是被带走了,村支书与村会计在村中很有威信。

大家确定无误之后就在会计那里按个手印,再去几个生产队队长那边领自家的东西。

这时,一般是全家老小齐上阵。有担着筐子的,有推着平板车的。

江静兰他们四个真是够呛,来的又晚,活儿又不熟,力气又小,工分自然是最少的。

核对之后,江静兰只分了半麻袋玉米穗(30斤左右),一麻袋红薯(60斤左右),一麻袋土豆(60斤左右),加一块大概有一百五十斤。

听起来不少,是吧,可这个年代的人特别能吃,一天一斤粮食也吃不饱,大概是因为腹里缺了油水之故吧。这是半年的口粮,一个月30斤口粮,那半年得180斤,这里就少了30斤,就是只有五个月的口粮,而且,那麻袋里的口粮是虚的,比如说玉米穗吧,还有一个玉米穗轴在里头呢?那个穗轴又不能吃,嗨,听说玉米穗轴给猪吃,特别能肥猪;又比如说那红薯与土豆吧,那不是还没有削皮吗?总不能让她连皮吃下去吧。

江静兰说:俺办不到啊!

不是还有大食堂吃吗?可农闲时、过年时、正月时大食堂也放假的啦。

这算如此,江静兰还腆着脸笑嘻嘻地要求杨会计帮她将一麻袋红薯(60斤左右)与一麻袋土豆(60斤左右)换成一麻袋玉米穗(60斤左右),那最后不成了1.5麻袋的玉米穗(90斤左右)吗?去去穗轴,也许还不到五十斤呢?!村会计哭笑不得,这些小知青啊,他只得点了点头,呷了口茶,笑着解释:“换是可以换的,村民大部分与你反着来,但,这可是半年的口粮,就算年底分几斤细粮,可要一直吃到明年春收后。你怕是不大够吃吧?到时你难道吃野菜吃春笋吗?不成啊!”

江静兰笑了笑,俏皮话脱口而出:“够的,够的。我吃得不多,就猫一般大的胃口。”

“……”村会计。

“……”众人。

喜欢畅游六零年代请大家收藏:(www.75zw.com)畅游六零年代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畅游六零年代最新章节 - 畅游六零年代全文阅读 - 畅游六零年代txt下载 - 呵气成霜的全部小说 - 畅游六零年代 起舞中文

猜你喜欢: 遮天轮回乐园吞噬星空全职法师大奉打更人我喜欢你的信息素斗破苍穹寂寞少妇的诱惑万族之劫诡秘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