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中文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全文阅读列表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作  者:华杉

动  作:加入书架, 投票推荐, TXT下载

最后更新:2019-06-23 03:06:20

最新更新:傲慢与懒惰能毁掉你的一生

这回真正透彻理解阳明心学!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逐字逐句讲透《传习录》,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从源头读懂阳明心学。...

本书关键词:其他类型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小说推荐:遮天轮回乐园吞噬星空全职法师大奉打更人我喜欢你的信息素斗破苍穹寂寞少妇的诱惑万族之劫诡秘之主洗铅华神医弃女你是我的荣耀偷偷藏不住完美世界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的结局(提示:已启用缓存技术,最新章节可能会延时显示,登录书架即可实时查看。)
傲慢与懒惰能毁掉你的一生
放下自我,就是连通整个宇宙
看不见、听不着的地方,才是良知的本体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同一件事
心即理也,就是不要把心和理分开
能知行合一的人,自然有忠恕之道
既求物理,也要正事理
四句教
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
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思想最高处,只有体会,没有词汇
学问之道,善与人同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正文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txt全文下载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自序
读书不能知行合一,就是玩物丧志
如果一个人说他打通了儒道释,那就是说他儒道释都没入门
《大学》第一学案:亲民还是新民
心即理也,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凡事能“走心”,自然左右逢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大学》第二学案:格物致知
“精”的目的在于“一”, “博”的目的在于“约”
知行的三重境界: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从困知勉行,走向学知利行,最后走向生知安行
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博学于文”不是只读书,而是读世间一切事
人只有一个心,心中要么是天理,要么是人欲
韩愈与中国的道统
为往圣继绝学,最忌讳添加“自己的观点”
《春秋》不写罪行过程,就没人跟着学坏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的样板
学习第一是立志,事业第一也是立志
要学习,先改掉阻碍进步的坏毛病
知行合一,学无止境
下学而上达,应在“下学”上下功夫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存天理、去人欲
心学就是“学习学”
读书要先确定自己的“本体书”
“明明德”就是“致良知”
儒家方法论,是时时刻刻都在复盘
儒家之学,就是人情事变
我心光明,万理灿然
要拿挑别人毛病的习惯来对付自己
集义,是养浩然之气的心法
凡事开头错了,往后你怎么也对不了
情绪和初心
随时要自省,永远不自责
养浩然之气,就要从“夜气”开始养
居仁行义,就是心在腔子里
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胜过别人
占卜之事,君子不信
儒家的中道,是变化的、动态的“中”
学者当务为急
始终服务于终极目的,随时回到原点思考
道的表里精粗,远近旁类
小人怕缺钱,君子怕缺德
正确运用才智
别哀叹世风日下,存养自己的风不要向下
时时刻刻知道自己所当想和所当行
大宇宙、中宇宙、小宇宙,感而遂通
求之于心、坚定其志、充盈其气、如有神助
知不足,路才会走得更长
中庸没人能做到,只能无限趋近
颜子没而圣学亡
在心上存养,学问自己就会来
集义、积德、养气、修身,四者是一件事
“理”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
“口耳之学”和“义袭而取”都是治学修身的大忌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
墨家之“爱”与儒家之“爱”
持志如心痛
理学和心学,本质没有区别,只是角度的不同
减一分人欲,就是增一分天理
万事只凭诚意,不起私意
志有定向,一条路走下去
只问精纯,不问斤两
下愚不是智商低,而是不学习
学习,不但要用心,还要践行
一以贯之的一,就是忠恕之道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
学习先立志,然后只问耕耘不求回报
居敬、穷理、尽性
戒惧和慎独
儒学的根本是行动
有一丝一毫非礼的萌动,就像刀割针刺一样受不了
超越死亡恐惧,就进入了“夭寿不二”的境界
真知就是行动
活在当下,夭寿不二
戒慎恐惧,就是自己教导自己
过分自信是成功人士最大的弱点
学习四书的次序,就是从诚意到诚身的次序
诚意正心,是一种内心宁静的状态
对标圣人
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实笃行
心是一个整体,要向心中求理
走正道,立正命
你的学习,是不是一种玩物丧志
找到自己的拘蔽在哪里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格物、致知、诚意的逻辑次序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
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圣人对“义理”生而知之
拔本塞源论
不羡慕别人的本事,也不争逞自己的本事
正邪之辩,是人心永恒的主题
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
无我,则连通天地
人人皆可成圣的道路
功夫就是一刻也不能松劲
学习的目的,在于给自己加分,不在于给别人打分
要在事上琢磨,不要在字眼上纠结
越是刻意要心静,就越是静不下来
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
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要省着点用
良知本体,不增不减
天有定理,人有定心,胸有定见,志有定向
读书要还原作者的语境
不要钻牛角尖
不要“将迎意必”
你想得,所以就失去了;只有你没想得,它自己才会来
从陆原静身上看到六大流行“学习病”
在困勉之中,循着良知良能,也是生知安行
苦不苦,想想阳明亡命天涯处;乐不乐,学习颜回箪食瓢饮鼓瑟高歌
学问贵在反求诸己,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
良知不滞留于见闻,也不离开见闻
丧尽天良的会议
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不怕被别人欺,怕的是自欺
凡事不能只“动脑筋”,还得靠身体力行
孔门之学是身心之学
王阳明谈《大学》旧本
诚意正心,至诚如神
离开了具体事儿,讲道理就是空谈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心光明,只凭着大是大非去行
只要不存私心,一切凭良知,做什么都容易
私智与公善
天下人的心,就是我的心
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良知之学,就不算少
因病发药和因药发病
行动的入手处,就是孝悌、洒扫
真正至诚的人,谁也骗不了他
在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上用功,就是尽心知天的开始
蒙以养正,在童蒙时期就养成一身正气
持续自我纠错,就是持续进步
管住孩子之前,要先管住自己
身、心、意、知、物都是一个东西
静不下来,是因为心不正
学问之道无他,不自欺而已
每个人胸中都有个圣人
“致知”二字,真是千古圣传之秘
用功时间长了,自然就有勇气
人生即学习,分分秒秒都是学问
不要急于改变别人,要花时间等待他
从“我不该那么做”到“我不该那么想”
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想太多,都是因为没有去做
只要有志向,千事万事都只是一件事
认识自己的问题,注意改变,就是贤人境界
读书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圣人也不免被人毁谤
道就是良知
儒家养心,未曾离开事物,只是顺应天道
世间的道理,都特别简单朴实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世界在我心中,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
天理人欲的分界处
吃一堑,长一德
我们心中本来就有天赋准则
大人物一生的事迹,都在他的音乐里
学问之道,善与人同
思想最高处,只有体会,没有词汇
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
四句教
既求物理,也要正事理
能知行合一的人,自然有忠恕之道
心即理也,就是不要把心和理分开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同一件事
看不见、听不着的地方,才是良知的本体
放下自我,就是连通整个宇宙
傲慢与懒惰能毁掉你的一生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是作者华杉呕心沥血倾情打造!本站小说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txt下载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对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最新章节作品浏览、或对华杉的最新作品内容有质疑的请联系我们!